关于印发郧西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23—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
0MB112703/2023-1618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3年04月06日 10:09:22
发布机构
郧西县政府办
文号
西政办发〔2023〕2号

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郧西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2月1日

郧西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年)

序言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融合、扩散所带来的人类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湖北省高度重视信息经济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十堰市提出找准十堰在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中的位置,加快调整工业结构,突出提质增量,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郧西县聚焦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系统。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整合数据资源,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构建以“智慧郧西”为总目标,智慧行业多节点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县落实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力全省、全市深入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一江两河”战略布局和构建“一主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契机,制定《郧西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年)》并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是我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一主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局。

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及《郧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3年至2025年。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存在问题 3

(三)面临形势 5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7

(一)总体思路 7

(二)指导原则 7

(三)发展定位 8

(四)发展目标 9

三、主要任务 10

(一)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新体系 10

(二)推进高效协同数字政府建设 12

(三)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3

(四)打造装备制造新型产业生态圈 15

(五)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 17

(六)高质量推动数字商务发展 19

(七)做大做强全域智慧旅游 20

(八)积极发展数字金融 22

(九)着力培育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 22

(十)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 23

(十一)做大做强数字化产业 23

(十二)完善数字经济创新体系 24

(十三)优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25

四、规划布局 25

五、保障措施 26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26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7

(三)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27

(四)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27

(五)提升人才引培能力 27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全县光缆总皮长超过15.35万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08G,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95万,移动互联网用户31.91万,全县城区光纤宽带和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4G网络覆盖率达10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平均达到100M,中心城区达500M。5G网络部署进展顺利,已建设完成5G基站319座,未来5年全县5G基站将达到1000座。

2. 智慧郧西建设有序开展

智慧郧西一期项目于2020年10月完成招投标,11月进场施工。目前已使用华为公司前沿技术和设备建成大数据中心,可提供服务器、存储等;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完成部署;智慧政务、智慧旅游两个子应用已投入运行;完成全县剩余156个行政村“视联网”终端的安装调试、40个县直单位及教育点视频会议室改装及“视联网”终端的安装、调试,对36个社会单位的10628路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实现视频会议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3. 数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产业创新能力基础良好。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企业达到20家,争取省市科技项目13个,资金540万元;引进“三区”人才21名,省、市科技特派员32名,遴选县级科技特派员284名;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9家;培植科技型中小企业102家;孵化科技创新创业企业41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亿元,创建科技创新示范乡镇3个,科技示范基地11个,科技示范村18个,科技示范户57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项目争取、科技人才引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均居全市第一方阵。

4. 企业装备智能制造提档升级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开展“技改扩能、制造焕新”行动,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对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以重点技改项目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我县新一轮先进制造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加快精诚汽配、卡斯科技、神风实业、合力工贸等传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位置、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更专、更精、更特、更新”,发展出更多“隐形”但能够真正夺得“冠军”的企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五龙河食品、鸿大粮油获批湖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目前,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精诚汽配有限公司),打造数字化车间1家(精诚汽配有限公司)。

5. 高质量推动数字商务发展

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通过电商创业园、淘宝协会、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等平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累计培训农村电商人员150余人,有20余家农产品企业200余种产品上线社会扶贫网、扶贫832、国寿电商平台、铁路12306扶贫商城、工商银行平台、广发平台、中燃平台、农行平台等多家电商平台。

6. 农村流通网络基本形成

2015年由政府监管、企业主体具体实施,全县85%行政村均有规范标准化农资、农家店,共计发展农资农家店183家,在县城建设了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在香口乡建设了一个二级物流配送中心,满足了农产品与工业品双向流通的要求。至2019年底,抢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的契机,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880平方米的地方特产馆,600余平方米的电商培训孵化中心,15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分拣中心。236个乡(镇)村电商服务站网点,全县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

7. 数字文旅稳步发展

我县旅游已实现“一部手机游郧西”,与携程、马蜂窝自由行等平台合作,在线预订,快捷入园。强化与淘宝,天猫电商合作,推进智慧购物系统建设。

(二)存在问题

1. 数字技术产业基础薄弱

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迟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相关高科技企业等尚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数字经济规模总体较小,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园区缺乏。

2. 数字经济发展人才匮乏

信息技术人才集聚水平相对较低,薪资和配套对高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引进存在一定困难。精通数字化与生产制造的高端数字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培养难度大。

3.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不足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发展不足,新兴产业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不快,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产业链协同存在短板,新旧动能接续不力。传统产业和多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融合能力不足。

4. 县域智慧化改造项目体系不完善

我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资金投入、重点项目打造需持续推进。项目监管及运营监测、社会管理综合服务、智慧农业、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公共服务全域覆盖不够。“互联网+监管”、网络安全类项目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数据供应链和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创新建设能力不足,“城市大脑”数据价值挖掘不够深入。

(三)面临形势

1.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正在加速交汇融合,数字经济孕育而生,深刻改变了信息化发展环境和推进模式。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数字经济则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经济形态。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深度融合、加速创新的大背景之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从全球视角看,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多个国家的国家战略,是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

2. 国家和地方政策助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层面,随着《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我国数字经济总框架体系已基本构建,具体政策体系正加速成型,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提供了指引。地方层面,各地积极出台数字经济政策,加强数字经济的战略引导。目前省级、市级政府已经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并且地方政策布局将会进一步下沉,大数据综试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数字经济重大工程进入密集建设阶段。

3. 以5G为领衔的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0年5G等新基建政策红利全面释放,中央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特别是2月2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G技术是对4G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在传输速率、连接数、端到端时延三方面有着巨大的改善。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5G网络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5G应用场景的成熟,5G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5G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与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在万物智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生产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务模式深刻变革。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以5G为领衔的新基建将全面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4.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我县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绿色低碳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县”是我县顺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的主要目标任务,要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速度,就必须把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县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动实现历史性新跨越的战略选择。加快谋划和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主体产业,是我县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布局。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调”区域发展布局的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和“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契机,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整合数据资源,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构建以“智慧郧西”为总目标,智慧行业多节点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推进我县“一主四新”产业体系构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原则

坚持质量为本: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建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评估机制。

坚持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转型发展,以发展经济新业态为突破口,在重点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带动关联产业联动发展。

坚持适度超前:结合全省、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提前谋划,引领本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基础设施规划要结合管理需要,适度超前,确保技术先进性和未来适用性。

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做好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遵循绿色生态化发展路径,走节约集约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以数字经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

(三)发展定位

湖北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样板县:顺应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依托数字经济,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打造全省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样板县。

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紧抓湖北省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建设机遇,以数字化推动智能化,大力发展汽车及相关产业的智能制造,带动我县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对我县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打造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湖北数字乡村发展先导县: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结合我县特色县域经济,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绿色乡村,打造湖北数字乡村发展先导县。

湖北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整合全县各类数据资源和产业要素,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支撑我县未来发展的新一代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使数字经济成为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引领鄂西北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四)发展目标

数字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到2023年,光纤入户率达到98%,宽带接入速率达到100M,覆盖率达到95%,城区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到2025年,光纤宽带、无线宽带、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全域深度覆盖,实现重点城镇5G全覆盖,打造2—5个重点领域5G网络试点示范应用样板,建成广覆盖、大带宽、高移动的泛在信息网络设施。

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示范取得实效。到2023年,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逐步健全,数据共享清单目录逐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2%,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打造重点项目1—2个。到2025年,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政府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民生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试点示范取得实效,打造示范项目不少于5个。

制造业数字化提速升级。到2023年,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逐步成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生产、管理、营销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达到1—2个,两化融合类示范企业数量达到2家。到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基本完成,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不少于5个,两化融合类示范企业数量达到6家。培育1—2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具备省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2023年,数字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中广泛普及,数字经济产值规模达1亿元,数字农村示范、智慧旅游示范、数字商务示范稳步推进。到2025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产值规模达10亿元,打造具备国内影响力的数字农村示范基地1—2个。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新体系

持续优化我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升级城域传输网络,提升网络传输承载能力和网间互通能力。不断提高骨干网和城域网出口带宽,增强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将5G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我县城市规划体系,加大5G网络的试点建设力度及重点地区覆盖广度。加快建设“智慧郧西”,着力在关键领域部署传感器,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兴技术打造智慧城市惠民网络。统筹区域及设备资源,推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水利、智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完善郧西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专栏1: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光纤网络,推动城市和农村宽带提速。持续建设我县高速骨干光纤网络,推动互联网骨干网的架构优化,提高骨干网络的带宽和质量。部署支持IPv6的移动网络和固定宽带接入网络,推动政府、新闻媒体、国企网站支持IPv6。

2.优化5G网络部署。依托湖北移动、湖北联通、湖北电信、湖北广电、湖北铁塔等单位的郧西分公司开展5G网络试点、建设及行业应用的探索等工作。构建完善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体系,建设人口库、法人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库、电子证照库等基础数据库,汇聚成数据资源体系,提供全县统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标准和服务。充分利用边缘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对涉及环保监测、地震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雨量监测、交通管理监测等感知体系进行智能化改造并接入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形成一网通管的城市大脑。

专栏2: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融合工程

1.推进智慧交通设施数字化升级。推进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强自适应交通信号灯、停车感知、电子屏、视频资源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郧西交通一体化管控中心。建设综合路面感知系统,安装智能传感器与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全县各种交通数据信息,计算并分析城市交通运行指数,为相关部门快速联动和联合处置提供支持和保障,实现交通运输动态监测调度及突发交通事件的指挥与处理。

2.推进智慧能源设施数字化升级。推广安装能源智能测量设备,优化能源网络 中传感、测量、控制等传感器元器件布局,实现水、气、电等能源消费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建设多表合一的智能终端高级测量系统,实现各能源网络基础设施的共享复用,避免重复建设。加强能源信息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信息重要程度、通信方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科学配置安全策略,提升能源互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综合能源网络安全可靠运行。

3.推进智慧环保设施数字化升级。建设“郧西县智慧环保管理云平台”,将污染源监控数据、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人工采集数据等接入平台,整合成为郧西县“环保云”,完成对全县环境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共享,并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形成内容全面、管理规范的郧西环境数据管理体系。建设覆盖全县的无线传感监控预警体系,做到环境灾害即刻预警,提高相关部门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开发智慧郧西环保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开通公众门户和企业门户,鼓励公众通过公众门户对发现的污染问题提供线索,鼓励企业通过企业门户了解排放信息与标准,提高企业环保技术水平。

4.推进智慧水利设施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数字水利设施建设,布设雨量、水位、流量、水质等感知设备,实现对河湖水系、水利工程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智能感知。建立智慧水利数据采集平台,开展水雨工情等数据的自动化传感或方式采集,实现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整编、分析、展现以及推送的规范化流程。推广水利智能传感器安装工作,实现设备监测数据和运行状态智能化运维管理,打造集水文测量、水体环境监测、水利工程运行监控于一体的郧西水利物联感知体系。

5.推进智慧市政设施数字化升级。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井盖监控管理系统,对全县井盖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井盖地理位置、破损位移信息、井内状况信息实时回传,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处置,促进井盖管理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智能灯杆建设,选择重点道路、商圈、产业园区开展智能灯杆试点建设,打造集照明控制、Wi-Fi热点、天线基站、视频监控管理、城市环境实时监测、紧急呼叫、水位监测、充电桩和井盖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灯杆管理系统。

(二)推进高效协同数字政府建设

整合完善电子政务支撑体系,推进县、乡、村政务信息共享应用,扩大移动政务服务。依托政务云,建设政务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大数据领域的应用,开发就业社保、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社会治理重点应用,完善乡村数字治理,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推进线上“一网通办”,探索数字化公共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专栏3:政务大数据应用推进工程

1.构建数字经济新型协同监管机制。研究制定针对数字经济的市场监管指标体系,扩大数字经济的大数据监测和采集范围,利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对失信行为进行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提高数字经济态势感知、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2.完善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对接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集约、高效、安全的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全面覆盖政府综合办公、公文管理、移动办公等日常办公需求,实现政务信息实时提醒,跨区域跨部门并行办理以及非涉密政务工作便捷处理,全面提升办公效能。

3.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面向公众有序推进脱密政府数据开放,建立数据资源和数据开放目录,搭建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平台。鼓励专业大数据公司开发使用开放数据资源,让数据多说话,为企业和民众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提升政务数据资源价值。

(三)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智慧运行顶层设计,确保我县“智慧郧西”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城市管理、社会诚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一批智慧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专项规划和建设,探索具有我县特色的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智慧化方式。积极申报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智慧发展,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县。

专栏4:智慧教育推进工程

1.支持智慧教育应用开发。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在教学行为分析、精准教学与自适应学习、教育评价等领域应用,围绕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考试评价、校园管理等各类校园教育场景及课外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远程教育等社会教育场景,开展智慧应用创新。支持具备较强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企业、机构和单位参与我县智慧教育资源建设,开发各类公益性教育资源。

2.推进智慧校园试点建设。基于《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国家标准,研究制定我县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智慧校园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开发符合我县需求的智慧校园应用系统,逐步推进学校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服务等智慧应用全覆盖。

专栏5:智慧医疗推进工程

1.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综合运用5G、物联网、有线网络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就诊医疗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医疗行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行动,逐步实现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并提供医学影像云存储服务、公共病例在线查询服务。鼓励郧西县人民医院、郧西县中医医院、郧西县妇幼保健院等主体开展智慧医疗示范场景,推动5G移动远程会诊、双向转诊、预约诊疗、移动诊疗、移动救护、数字化手术、医学人工智能影像等应用落地。应用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加强卫生健康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管理。

2.完善智慧健康大数据。推进医疗业务与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加快医疗卫生领域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按照国家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做好本地化健康医疗信息资源规划,建立健全电子健康档案库、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等核心数据库建设。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同一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居民健康信息档案。通过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加强与公安、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健康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应急救治、健康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健康医疗基础数据和公共信息资源整合。

3.拓展智慧医疗便民服务。统一健康服务平台,推广医院专属微信公众号,扩大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智慧医疗项目的应用范围,拓展免疫接种、生育服务登记等新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全新的就诊模式,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电子社保卡应用创新中心,进一步推进一卡通工程建设,方便患者就医。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优化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

专栏6:智慧城市治理工程

1.打造智慧城市管理行业应用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算法,建立执法办案、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停车管理、应急指挥等的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场景式专题分析、舆情收集分析,打造郧西县公安大数据平台、时空大数据平台等行业应用子系统,为各级领导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感知城市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分析、干预或风险提示,确保城市管理运转正常、监管有力,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长效。

2.推进民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拓宽沟通互动渠道,搭建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与公众参与平台。通过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发布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热点新闻、通知公告、科普教育等内容,促进市民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双向实时互动,探索大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模式,推动民众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执行、改进等环节。

专栏7:智慧交通建设工程

1.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统筹推进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推动部署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推广应用具有短程通信、电子标识、高精度定位、自动监测、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运输装备,提高车载智能终端、车路协同设备等智能化运输装备的检测能力。有序推进公交设施智能化,加快县城内公交干线走廊电子站牌建设。

2.打造高效智能的交通管理系统。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交通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交通综合决策支持和监测预警平台、停车资源管理与综合服务平台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升级。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实现交通设施破损情况的随时发现上报、快速跟踪维护、动态督查督办和全程监督评价。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实现交通运行综合展示、预警和视频联动功能。

3.提升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融合和战略合作,鼓励互联网平台等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多种运输方式信息资源,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建设形式多样的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平台。

4.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控预警能力。建设统一的作战监控指挥中心,将各部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视频监控数据、人员设备实时定位数据、资产损坏数据汇聚到指挥中心大屏进行实时观测,对于潜在危害公众或生产安全的事件,监控中心可进行及时上报、统一指挥、实时调度。

(四)打造装备制造新型产业生态圈

推动全县装备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化制造优势企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数字制造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配套支撑能力和制造业融合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数字制造“两化融合”示范和工业互联网示范落地。持续推进落实省“万企上云”工程,做好上云企业培训和奖补资金发放。着力打造更具活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加快推动我县装备制造业向全市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专栏8: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

1.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提升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打造省级、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面向汽车、装备等离散型制造、流程型重点制造行业,推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制造过程智能化控制、生产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车间和工厂。引导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重点围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数字制造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多方面融合发展。

2.培育发展“数字制造”新模式。针对汽配等行业,培育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远程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构建面向设计、制造、供应等关键环节的企业间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协同设计制造,实现设计资源、制造资源、数据资源网络共享,推进个性化产品的研发设计、柔性制造和售后服务。选择典型优势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装备制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

3.积极培育“数字装备”制造新项目。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关键技术和路径。大力培育“数字化车间”,实现汽车等装备的设计、调试、组装过程数字化。推动3D建模、3D打印等高新技术在汽车、化工、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示范,开展再设计、再制造应用。进行“数字装备”业务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实现装备公司智能化生产、精益化管理。

专栏9:装备体系生态打造工程

1.加快推进创新孵化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发展战略,整合初创企业资源,扩展和构建创新孵化平台,架设创业企业、创业团队与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金融机构等之间的桥梁,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启动资金、导师辅导、行业资源以及投融资对接等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引进社会资本,鼓励风投公司、基金公司和优势制造企业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等,打造企业深度合作的融合应用创新孵化体系。支持研发虚拟仿真、增材制造、智能建模、工业数据采集与管理等共性关键技术和高端核心工业软件等,为智能装备制造提供技术支撑。鼓励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者入驻。打造协同研发、测试验证、数据利用、交流合作、咨询评估、创业孵化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

2.促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进大型电子信息服务企业入驻,引进、培育和孵化本地中小型数字应用创新企业,以大型企业入驻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龙头企业,积极引入装备制造产业配套企业和技术服务,鼓励高端智能装备、信息网络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业,以及大数据服务等应用型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专栏1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工程

1.支持企业业务系统优先上云平台。完善装备制造类行业云、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信息网络,开发智慧工厂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支持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优先“上云上平台”,降低信息化一次性投入成本,推动上下游企业共享工具库、模型库、数据库等基础行业资源,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逐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鼓励本地互联网企业服务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经营等领域延伸,引导生产性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开发各类工业应用和软件,提高网络制造系统协同服务能力。

2.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基础运营商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开展产业链协同试验,打造服务我县高端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3.发展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工业云基础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建设工业云服务中心,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器托管、容灾备份、云存储等服务。二是发展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服务:鼓励信息安全服务提供商建设工业数据基础设施、工业应用安全防火墙和云病毒查杀等服务,维护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

(五)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

提升农村互联网和4G/5G网络覆盖率,加快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智能化等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惠民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网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快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和推广应用。建设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农业基础数据中心等,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效益农业。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体,打造一批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园区(基地)。

专栏11:数字乡村信息惠民服务专项工程

1.优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分步骤、集约化、高标准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提高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网络覆盖率。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加大边远山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边远山区到村到户网络信号覆盖率。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2.提升乡村党建等数字化水平。依托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同步扩大数字技术在乡村各领域广泛应用,优先探索发展党建领域数字化试点示范。发展基层“互联网+党建”,将党建信息数据在线化,方便党员灵活地参加组织活动,使基层党建工作保持永远在线。整合党建网站、微信微博、终端APP等,实现党建数据共享,党员可随时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加快扩展至数字化与乡村文化、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等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文化发展、产业发展、行业监管服务和农民生产生活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专栏12:数字乡村新业态培育工程

1.提升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水平。以移动、电信、联通、广电、优势企业等为主体,开展精准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研究。结合县域地理和产品特性,开展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打造集在线监测、远程控制、实施诊断和响应等为一体的绿色物联网解决平台。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能够向农业管理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

2.推进农业装备智能化。建设智慧农场,推广精准化农业。强化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农业装备为抓手,构建信息化、无人化的农业、农场应用示范,推进农业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鼓励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以智慧农业机器人、农产品物联网等新型农业装备为基础,推动传统农业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企业布局各类自动化农业机器人、果园机器人、自动收割机等产品和智能驾驶、无人值守、自动采摘等智慧农业装备应用服务。

3.构建农产品网络营销和安全追溯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强化大数据应用和推广,提升农村物流系统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推动各类农产品集配中心和批发交易市场的数字化改造,与全国产销平台互联互通,提升流通效率和经营秩序,促进产销对接。推进农业农村数据库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库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农产品数据整合共享。结合我县特色农副产品,建立郧西县农产品追溯监管平台。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等数字化技术,完善产品、产地、厂家、质量检测等大数据信息为一体的信息发布、查询追溯体系,实现特色农产品田间、工厂、运输、销售和消费者各环节信息的实时监管。

4.发展新业态农业试点示范。强化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拓展周边县市区合作渠道,针对山野菜、核桃、茶叶、马头羊、黄豆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建设郧西数字化农业之窗。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鼓励与企业合作,成立智慧农业共同体,大力发展和推广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特色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智慧茶园、智慧果园、智慧菌园等数字农业产业园和示范基地。推进农旅项目建设,鼓励乡村旅游、租赁农场、民俗休闲等特色项目融入农村和农产品电商。进一步建设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别具特色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

专栏13: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工程

推进数字名村名镇试点示范。以建设郧西县数字名村名镇示范主体,按照统筹规划、整合共享、集聚提升的原则,统筹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探索数字乡村体系平台、技术应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发展模式等,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鼓励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对试点示范主体加强政策扶持与建设项目支持。

(六)高质量推动数字商务发展

加快商务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培育数字商务新主体,鼓励商贸流通方式创新,支持发展数字商务新业态,培育以数据为驱动力的全渠道消费大数据应用示范。积极发展新零售,支持市场主体依托知名电商平台,推动产业集群电商化发展。加快农村电商品牌培育,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结合,不断提升农村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同步推动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与覆盖全县的物流体系建设,并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专栏14:数字商务产业培育工程

1.商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搭建郧西商务大数据平台,进一步通过商务信息融合、科学分析研判、信息共享协同、数据社会服务、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提高商务部门的行业监管水平和对企业、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力求做到“决策有数据,管理有依据”。

2.优化电商网络营销体系。依托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内知名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组织名特优产品开展网上推介。鼓励支持本地优势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技术,分析消费者个性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实现精准营销。

3.提升传统行业电子商务水平。支持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网络产销模式,建立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增强产、供、销协同运作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专栏15:农村电子商务提档升级工程

1.农村电商品牌培育。鼓励和引导品牌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二品一标”认证等,扶持培养一批县级公用品牌、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引导和支持媒体、报刊全方位展示和宣传农村电商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品牌好感度,增强品牌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展览展示平台,搭建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平台,拓宽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基于脱贫后的新需求、电商信息、县域重要特色农副产品、旅游资源等情况,强化大数据管理,搭建立体化、多维度农村“电商圈”平台,重点支持农村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示范创建。

2.人才培训。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办好校企合作专业培训机构,支持行业协会间组织交流活动。支持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本省、本市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推进面向农村的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鼓励利用社会力量探索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学校,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网上培训。加大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对电子商务领军型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相关人才计划,给予相应支持。

(七)做大做强全域智慧旅游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通过建立郧西智慧旅游数字平台、提升景区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智慧旅游电商服务等手段,积极打造多元化、全覆盖的智慧旅游,进一步整合资源并延伸县域旅游产业链。以高铁沿线数字旅游、汉江沿线数字旅游、绿色生态数字旅游、红色记忆数字旅游四个方向为发展重点,加大全域数字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力度,以精品线路扩大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我县在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全域智慧旅游发展水平。

专栏16:全域数字精品旅游服务工程

1.完善郧西智慧旅游数字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作用,完善“一部手机游郧西”平台功能,为游客提供便捷、智能的一站式服务;深化旅游新媒体宣传推广,推动旅游企业在线预订、快捷入园、智慧导览等技术应用,着力完善高效实用、集成集约的智慧旅游数字平台建设。

2.构建旅游智慧出行体系。加快旅游大数据建设,建立旅游与公安、交通、气象、规划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车站、商业集中区等区域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免费WIFI、智能导游、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3.提升文旅数字化服务能力。加强文旅电子商务平台与各旅游企业的网络系统实施数据对接, 通过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将全县旅游资源、产品的实时可供应量向游客发布。支持以景区、酒店、文旅商品门店、旅行社为主体的郧西特色旅游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鼓励重点景区和酒店建设旅游网站并通过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服务,推动旅游在线服务模式创新。提升郧西文旅品牌智能运营水平,推进智慧购物系统建设,强化与淘宝、天猫等电商合作,开通“郧西做东”线上销售平台,增强郧西文旅产品数字化销售份额。

专栏17:全域数字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工程

1.汉江沿线数字旅游项目带。以水为脉,实现“互联网+旅游”的数字化发展模式,将夹河关、龙潭河、汉江明珠、淘宝村、天河口等景区景点数字化,完善数据平台监控,动态掌握游客喜好、关注点、迁徙情况等,对客流、车流动向进行监控预判。对线上投放进行优化,通过关键词等相关的旅游大数据分析,进行线上精准推送汉水文化景区,并对营销效果进行监控,进一步引导优化产品投放和配置。整合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票务一卡通平台、游客满意度监测平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平台资源,打造智慧化、全面监控、全面服务的景区集成化管理服务体系,把郧西建设成为文旅农融合、景点景区联动、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体验汉水风情的目的地。

2.绿色生态数字旅游示范带。以城镇郊区、天河景区沿线、安家、三官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五龙河、龟龙岛、天空之城、三官避暑小镇等景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互联网、APP、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渠道,让游客获取关于目的地的全方位信息。加大新基建特别是数字基建的力度,促进农旅深度融合,突破性发展具有郧西特色的山地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数字经济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3.红色记忆数字旅游体验带。整合我县城关—土门—上津—关防乡—湖北口回族乡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立足“长征红二十五军片区”历史条件,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针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普通群众三种人群,打造红色研学、红色培训、旅游观光产品,通过原状陈列的提升、硅胶情景雕塑等艺术品的增设、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不改变革命旧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VR、AR数字科技营造特殊的艺术形式,进行沉浸式文旅,把游客与革命历史连接起来,进一步增强景区观众的体验与互动,让游客生动地了解红色历史,感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世界与现有旅游资源的边界打通,进一步做好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故事挖掘、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政策支持、人才队伍引进等基础性工作,完善红色数字旅游整体布局,建设一批体验真实、内容丰富、主题突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红色数字旅游示范基地,彰显郧西红色数字旅游的魅力。

4.高铁沿线数字旅游培育带。抢抓武西高铁开通重要机遇期,加快建设高铁站交通枢纽,力争与主城区、主要景区实现公共交通一站式换乘、一趟车直达。同时推出汽车租赁等服务,加快高铁站及高铁站至县内知名景区沿线的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树立旅游目的地新形象,方便自驾游客。加强与高铁传媒、高铁广告公司等宣传平台的沟通交流,加大在高铁列车上对郧西沿途景点介绍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我县高铁旅游营销策划,编制新版旅游宣传片和郧西数字旅游地图,增强高铁游客的流量导入。

(八)积极发展数字金融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融资业务,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融资业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自建和完善线上投资服务体系,有效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成立专项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应用市场手段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在财政预算中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奖励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有贡献的企业单位,以调动各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积极性。

专栏18:数字金融示范工程

1.金融科技专项招商。设立金融科技集聚空间,吸引互联网金融、要素市场、股权市场等各类代表性科技金融机构。积极举办郧西县金融招商推介会,县政府牵头成立招商小组,积极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金融总部进行洽谈,根据申请材料和相关招商引资政策,提出落户政策支持建议,对于重点引进的特大、关键、紧缺金融科技项目,对其落户、办公用房、搬迁安置、人才住房等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从业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深度合作。

2.鼓励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试点示范。鼓励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风评与贷款可行性分析,推动智慧风控的流程建设与解决方案完善。建设郧西县区块链票据平台,对接银行、监管部门与企业,实现传统票据市场数字化转型,助力郧西县金融产业发展。建设郧西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企业、金融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提供企业画像和信用评分,打通银企信息通道,构建融资供需对接机制,提供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让诚信主体更易贷款。

(九)着力培育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

鼓励支持工业、农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搭建平台,提升平台服务能力。鼓励采取众筹、众创、众包等方式,大力培育共享科研设备、共享生产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共享知识技能等新模式。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产学研平台资源整合,提供设计、研发、检测、推广、孵化、培训等一体化服务,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分享服务联合体和示范应用项目。

专栏19:平台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1.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促进县内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抓好马头山羊、香菇、核桃、茶叶、蔬菜、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研究,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院所为技术支撑,建成一批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试验基地,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研成果,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持续完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发展服务数字经济领域的中介机构,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及交流、检验检测认证、创业辅导等服务。

(十)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

加强产业基础建设,广泛融合工商、纳税、社保、教育、卫生、文化、交通、公安等各类公共数据以及各行业发展基础数据,汇集社会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对外共享开放,有效推动创新创业,为公众应用、行业大数据应用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专栏20:大数据行业应用推进工程

1.建设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鼓励制造企业在工业环境中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将生产方式从资源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提高企业自身对不同设备收集的海量信息进行梳理的能力,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消化能力,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有效实现按需生产。

2.加快推进公安大数据建设。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快对传统侦查打击手段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敏锐感知、精确预警,着力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侦查打击模式,实现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精准打击。以大数据应用助推警务机制变革,积极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慧警务新模式,不断提高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

3.构建郧西时空大数据。整合郧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局等相关部门空间数据,融合基础测绘和新型测绘数据打造智慧郧西时空大数据平台,面向自然资源、政府决策、社会公众提供时空信息服务,促进我县时空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

4.深化服务业大数据应用。支持旅游、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等服务业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品牌宣传、精准营销等,创新商业模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支持具备核心大数据技术及成功案例的企业,研发面向服务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建设郧西县媒体、舆论监测、招商服务、文化旅游等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平台。

(十一)做大做强数字化产业

稳步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招商引资与本地培育并举。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优化升级,突破5G、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应用及试点示范,扩展垂直行业应用领域。鼓励企业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打造知名品牌企业及战略合作平台。

专栏21:产业数字化专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

1.开展产业链各环节精准招商。针对5G、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建立我县重点招商企业目录,实施精准招商。同时依托本地骨干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配套服务企业的以商招商工作。

2.开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专项培育。招商引资软件与信息服务骨干及成长型企业,大力支持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的快速发展。围绕我县经济建设需求,面向农业、金融、交通、能源、物流、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研制行业应用软件。鼓励发展软件贸易和服务外包,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市场合作平台。

(十二)完善数字经济创新体系

统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创新研发模式,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重点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机构合作建设区域创新中心、联合创新应用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示范基地等提升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本地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加强创新研发,打造一系列重点项目

专栏22:数字经济竞争力提升工程

1.成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政府部门牵头,统筹企业、协会、商会等,成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支持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积极融合,完善我县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布局。

2.建设创新孵化载体。引进社会资本,针对智能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合作建设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数字经济创业创新载体,为初创企业和创新团队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配套服务。

(十三)优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积极引入网络信息安全企业,鼓励相关企业加大技术标准的研制力度,重点突破数据存储安全、数据清洗等核心技术,发展网络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终端和芯片等产品和服务。推进政府部门专业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防护处置、态势感知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信息化应用安全试点示范。

构建数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针对网络基础设施与安全保密设施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电子政务云、电子商务、工业控制系统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安全评估体系,创建安全信息汇聚和分析平台,提升上述系统的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和识别能力、监测和预警能力、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等。加强涉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等信息保护。

四、规划布局

现有产业基础: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效应明显,已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区,香口蔬菜基地顺利建设,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工业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有一定基础,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大县项目扎实推进,生态板材产业链绿色专业园区培育百亿级生态板材产业集群正在建设。

未来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城市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郧西县“互联网+非现场监管”视频一张网。围绕政务、党建、教育、公安、城管、交通、医疗、养老等打造智慧城市应用平台,提升城市智能化服务水平、智慧化治理水平。推动以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重点推进夹河关电站、孤山航电枢纽工程、郧西工业新区河夹产业园、万亩工业走廊等产业园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整合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链,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旅游+现代农业”等新模式,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聚集、要素齐全、配套完善、低碳环保的生态绿色专业园区。持续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组织成立郧西县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分工,落实具体任务,制定阶段性与长期性计划,定期召开半年或者年度协调工作会议,对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方向性指引,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指导意见。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对接国家相关规划和重大项目,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加大对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建立县级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加大对数字经济企业、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人才引培、数字经济产学研等方面的扶持。

(三)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开放公共资源支持5G建设,持续推进5G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障数字经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各阶段发展用地需求,对于重点数字经济产业优先供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构建数字经济评估体系,定期更新与发布全县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科学指导。

(四)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对于数字经济领域符合条件的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纳入上市培育梯队。成功上市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按“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奖励。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数字经济企业创新风险。

(五)提升人才引培能力

大力鼓励企业引进各类战略创新型人才,开设领军人物评审通道。支持企业开设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培养数字经济青年人才。对于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政策优惠措施,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容错和奖励机制。吸引郧西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对于回乡就业科技人才提供专用科研启动经费。完善郧西籍成功人士信息库,梳理一批家乡客商及优势企业,构建本籍客商招商网络。主动建立联络对接,动员亲友、校友穿针引线,邀请客商考察投资环境和推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