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索引号
0MB112703/2021-2083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0年12月28日 15:40:00
发布机构
郧西县发改局
文号

 

今年以来,郧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相关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审议下发《中共郧西县委、郧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西发〔20201),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组织体系,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力”。充分认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考核,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研究下发《关于调整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西乡振组发〔20201),成立了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将44个行政部门、县直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建立了“一室七组”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二是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制定下发了郧西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工作要点(西乡振办发〔20201),并针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制定了专项方案,明确年度任务目标。三是加强督办整改。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建立督办工作机制,定期对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办检查,深入分析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立行立改,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四是落实考核兑现。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观摩、一年一考核,把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县、乡镇干部政绩考核重要指标,通报奖励年终考核排名靠前的乡镇,通报批评排名靠后的乡镇并约谈主要领导,将考核结果与县级以上奖补资金挂钩。

2.推动三产融合,增强乡村振兴“驱动力”。紧扣全市一心两翼三高地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努力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县抓重点产业、乡建特色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补充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马头山羊37万只、茶叶3.4万亩、核桃16万亩、中药材12万亩,建成商品蔬菜基地5.6万亩,发展铁扫帚、红薯、高粱、山野葡萄、黄皮椒等订单种植基地6万亩,在全县易迁安置点发展香菇2000万棒。二是做大生态农产品加工业。积极落实省、市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大力支持真武酒业、鸿大粮油、三和农产品、诚友香菇等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8100余万元,大力推进农业企业进规纳限,新进规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1-11月完成产值9.96亿元,新申报神仙叶凉粉地理标志1个、绿色产品2个。三是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建成了涧池淘宝小镇、城关王家坪红色旅游示范区、关防农耕文旅·田园沙沟等乡村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七夕田园生活节、葡萄采摘节、农民丰收节,落实惠游湖北免收景区门票政策,累计接待游客64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4亿元。四是提速提质农村电子商务。累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236家,带动9600余人创业就业,扎实开展县长、乡镇长产品代言和网红、主播带货等直播活动,核桃油、葛根粉、香椿等287种优质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超过5500万元。

3.聚力生态宜居,增强乡村振兴“融合力”。扎实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构建一江、两河、三区、四库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生态格局。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成垃圾填埋场7座,增设垃圾收集设施30000余个,垃圾清运车600余辆,落实保洁人员1200余人;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10座,水肥一体化设施90座;建改农村户厕37134户、公厕426座,提前完成省、市农村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计划任务;推进上津镇磨沟村,观音镇观音村等5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申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2个,整治村49个;创建四好农村路”42517.23公里,美丽农村路70767.23公里;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各项任务指标。二是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3.0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以上,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6.2万亩,占防控面积的4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1.2%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9%,全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三是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严格落实巡河制度,县级河湖长27乡级河湖长63村级河湖长276主动开展巡河治水。认真落实十年禁渔令,渔船拆解、退捕渔民补偿和转产安置、三无船舶分类处置、资金保障、执法监管、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到位,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

4.狠抓人才建设,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坚持把人才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人才缺乏因素,打通智力、技术、管理、进入通道,盘活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一是奋力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扎实推进双回双创三乡工程,开展创业沙龙10次,扶持小微企业7家,收纳创业项目22个,天河电商孵化中心入孵企业10家,入孵企业销售额达220万元,十堰谷润众创空间指导10家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及项目研发,民辉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省市级星创天地。二是充分发挥本土人才效益。组织开展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42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4000余人次,招录一村多大学生村官33人,组织落实366产业指导员指导重点产业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三农工作队伍。全面推行县管校聘改革,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组织25名乡村医生参加全市乡村医生定向培训培养工作,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按需精准引进人才。通过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开招聘、湖北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选派计划,引进各类急需专业人才168名,引进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专家服务团队1中科院绿色防控专家团队l个,申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进一步加强与国家菌草中心、武汉市农科院项目合作,签约回归项目16个,合同资金17.77亿余元,吸引900余人回归创业就业。

5.培育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补齐精神短板,换发文明新气象。一是积极传承传统文化。郧西七夕作为湖北省唯一的非遗项目,入选全国十大非遗和旅游融合优秀案例。为28处重点文保单位聘请了文管员,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和维修。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建成观音双石沟、湖北口坎子山、上津津城村等传统文化村落。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全县286个行政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全面推进县体育场馆和84个贫困村文体广场建设,举办网络春节联欢晚会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310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056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活动12次,吸引2万名游客参与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扶持乡村文化能人收徒传艺,鼓励农村群众开展自发性、互助性、普惠性文艺活动。三是大力树立先进典型。积极申报《众志成城抗疫情》等抗疫作品,店子镇卫生院护士江世娥荣获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开展脱贫攻坚十大模范人物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精气神。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累计宣讲120余次,受众近5000人,涧池乡下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廷洲被聘为全省宣讲员。

6.坚持五治融合,强化乡村振兴“凝聚力”。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方法路径,下大力气解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对全县286个村(社区)两委班子逐一筛查甄别,及时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8每村(社区)选聘1名村干部助理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县直单位干部下沉到社区网格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全员参与职责分明的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强化法治保障,促进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百名律师进乡村活动,开展法治宣传980多场,提供法律咨询5300余人次建立一站式、一窗式服务中心,开展教育培训、社区综治、矛盾调解、社区法律服务等累计化解疑难纠纷144,处理各类信访事项1149件,按期办结率100三是提升德治教化,构筑精神高地。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群众摒弃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征信机制,激励居民遵守社会秩序,恪守社会信用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教育培训,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增强公民意识、守法意识,积极引导宗教适应和融入社会主义社会四是夯实自治基础,释放基层活力。健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制度,做到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在全县易迁集中安置点推选1526名楼栋长,创新推行治理小环境、整治小隐患、调解小矛盾、开展小互助、排查小信息五小工作机制。五是创新智治支撑,实施精准管理。大力推进智慧郧西建设,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视联网系统,打造智慧城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7.紧盯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承载力”。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起政治责任、坚持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减贫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截止202011月底,全县50136144775人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4月,湖北人民政府批复郧西退出贫困县。二是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全面落实光伏扶贫政策,2020新开发公益岗3197个,月平均工资达到500元。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60元,特困供养基本生活费提高到每人每年6240五年来累计贷款2836510.09亿元,余额5.99亿元,累计户贷率79.18%,今年新增50652221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805元增长到2019年的10961元,年均增长8.5%,高于同期全国增幅,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三是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五年来累计通村水泥路2369公里标准化村级卫生室203个,农户通电比例100%,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圆满完成2588470928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建成886个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全部入住。202011月,我县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四是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共选派285支驻村工作队,全面落实十项任务严格执行纪律规定组织近万名财政供养人员与50136户贫困群众结对帮扶。高度重视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通过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和政策轮训,干部在攻坚一线得到培养锻炼,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驻村工作队就地转换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步伐不够快,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特色品牌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还不够长,附加值不高,农旅融合处于起步阶段。

2. 农村生态环境不优。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群众参与度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3. 村级管理面临考验。全县村两委委员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带头人,但多数村干部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发展经济的思想、能力、行动上跟不上节奏。

4. 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自全省综合配套改革后,由于以钱养事身份,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差,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队伍青黄不接,高素质农业人才匮乏。

三、下一步打算

1. 全面压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

2.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二十字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将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3.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机制、投入、产业发展的接续工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4. 强化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按照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要求,开展自查自评,并比照省考核要求对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场、区)开展考核,不断增加三农工作考核比重。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