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旅游+”工程的实施意见

日期: 2019-02-22 18:40:00
来源: 郧西县人民政府

各乡镇(场、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融合、集成和催化作用,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文件精神,现就我县推进“旅游+”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秉承“生产即旅游,生活即旅游,感受即旅游,需求即旅游,处处皆旅游”发展原则,凸显“旅游+”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实现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的现代服务业。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全县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达20%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次达全县人口总量10倍以上;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业收入;旅游业完成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比重达10%左右;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完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争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支撑目标:到2020年,全县A级景区力争达到10家以上;旅游住宿新增床位3000个,日接待能力达到2万人以上;特色菜品和小吃分别达到100种以上,餐饮业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达20%左右;全县旅游商品达2000种以上,旅游购物业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达到50%以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直接就业10万人,间接就业15万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占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的比重达50%以上,带动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三、发展方向

(一)发展文化旅游。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丰富郧西旅游文化内涵。突出“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和“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品牌,创新发展模式,开发舞台及实景演艺项目,培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利用革命遗迹、文物古迹、博物馆、科技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培育和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基地和文化生态村落。利用先进科技成果,开发现代文化旅游新业态。

(二)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与景区建设、新型城镇化、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景区带动、景镇联动、农旅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局面。打造一批旅游名镇、特色小镇、旅游名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一批休闲观光、瓜果采摘、农事体验、土特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精品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和特色民宿。持续组织“住乡村、购农货、吃农家、体验农事”等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主题节会,激活乡村旅游市场。

(三)发展水利旅游。依托“一江两河”(汉江、天河、金钱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电开发、防洪抗旱等工程,打造一批水利风景区。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创新发展游艇、垂钓、漂流、SPA水疗、水上体育和公共游泳场、水上娱乐综合体、水文化博物馆等新兴项目。完善水利旅游基础建设,培育水利旅游精品线路,带动周边区域综合发展。

(四)发展健康养生旅游。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加强体育健身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打造步行、骑行、车行、滑雪、攀岩、马拉松、户外拓展、低空飞行、极限挑战等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加快发展老年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医疗、自然疗养、美容保健、温泉养生、运动健身、森林休闲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旅游产品。推动老年疗养中心、度假式居家养老等机构建设,发展老年经济。积极开发慈善旅游,引导市民和游客开展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活动。

(五)发展工业旅游。发挥旅游业“承一启二”的功能,引导发展以工业技术展示、工业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注重新发展工业园区旅游元素的融入,实现“园区即景区”发展目标。鼓励工业企业改善厂区环境,提升旅游功能,创建A级旅游景区。积极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引进培育房车营地、户外装备、酒店用品等配套设施生产企业。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废弃矿山、淘汰设施打造创意旅游产品。

四、发展路径

(一)旅游+农业。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思路,依托城关镇校场坡葡萄园、观音镇天河口草莓园、涧池乡风景果蔬园、安家乡天空之城(童话庄园)、龟龙山庄等资源,创建国家级农业公园、省级休闲农业观光园和田园综合体。发展创意农业,建设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和艺术欣赏、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区。壮大安家、槐树、上津茶叶产业,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现代茶业采摘、茶叶制作体验园。延伸马头山羊产业链条,建设生态观光牧场,培育农牧旅游新产品。依托“好香口”品牌,建设香口蔬菜博览园,发展瓜蔬采摘、精品展示、新品鉴赏等项目。以城关天河坪、观音双石沟、土门家竹、关防沙沟等区域为核心,大力提升沿线民宿改造,着力打造成法式生态农旅田园综合体、生态茶庄部落。以观马路为纽带,沿线连片种植油菜、向日葵等作物,形成一道农作物景观带,培植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思路,依托农业观光园、林业产业园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举办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节事活动10次以上。(牵头单位:县农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农业局、畜牧局、旅游委、相关乡镇)

(二)旅游+林业。按照“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林下花海、层林尽染”思路,着力打造“多彩郧西”。完成华盖山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尖山森林公园、上津林下花海三个项目建设,加大天河地质公园、五龙河自然保护区、汉江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湖北大梁保护区生态管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景阳乡规模化发展景阳桐,在城关镇、安家乡集中种植蕴含忠贞爱情寓意的树木和花卉,建成三个森林特色小镇。加速推进交通干线、集镇、村庄的绿化、美化工程,完成县城至三官洞、龙潭河、上津三条生态旅游交通景观长廊建设。以城关、上津为中心,规模化种植蜜桃、樱桃、核桃、柿子等果树,打造一批林果采摘观光园区,培育家庭林场、星级森林人家和林家乐20家以上。(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农业局、交通局、旅游委、相关乡镇)

(三)旅游+工业。按照现代旅游理念,发展水能、光伏、风力、智能制造等新型工业项目,保护和开发农、牧、畜、林、特加工和手工艺等传统工业项目,依照A级景区标准建设厂区,完善基础设施,创建工业旅游景区。支持武当红生态工业旅游区创新发展,完善旅游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实施废弃矿山保护开发工程,按照博览馆、展示厅的方式,对涧池、观音绿松石废弃矿山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培植郧西工业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工业园区、发改局、商务局、旅游委、相关乡镇)

(四)旅游+文化。突出“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加大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开发力度。以七夕文化为核心,谋划创建一家以七夕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创新举办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创编蕴含七夕元素的剧(节)目,打造一台七夕文化实景剧。以上津古城文化为核心,建设一家以古镇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对中共鄂豫陕省委、鄂陕特委旧址、鄂陕周报社、上关县政府、陕南第四分区司令部旧址进行保护开发,建设一家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的4A级景区,打造土门—上津—关防—湖北口红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挖掘封神文化,对白龙洞、闻太师墓、神雾岭、火車岭自然景观进行包装和打造。将具有群众基础的龙潭河庙会、观音龙华会、上津火龙节等传统活动升级为旅游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县城已有文化资源,发展郧西“夜色经济”。加快郧西大剧场、博物馆、展览馆等建设,开展文化、文物旅游。依托县城区老北街古旧居民改造,打造郧西历史文化街区。(牵头单位:县文体新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民政局、水电局、住建局、旅游委、相关乡镇)

(五)旅游+水利。以“一江两河”为载体,全面推进“天河水乡·七夕画廊”、“天子渡口·古塞上津”景区、汉江水电城镇群文化景观带建设。以水石门电站、城区水体景观、天河口、孤山水电站、夹河关水电站、陡岭子水电站、金钱湖生态旅游区和上津镇为节点,大力开发水生态景观,创建各级水利风景区,积极开发亲水、戏水、垂钓、龙舟、摩托艇和激情漂流等项目,建设“城关—天河口—孤山—羊尾—夹河—六郎—上津”水利旅游精品线路。(牵头单位:县水电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商务局、旅游委、相关乡镇)

(六)旅游+体育。大力推进大型综合体育馆、素质拓展基地、体育训练基地、低空飞行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山地户外、探险登高、极限运动、低空飞行等产品。推进畅游汉江、激情漂流、滑雪滑草、攀岩蹦极、户外运动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天河绿道项目建设。按照品牌营销模式,举办“1314”爱情马拉松和“520”爱情手拉手徒步赛等活动。广泛开展体育竞技活动,积极承办各级体育赛事。(牵头单位:县文体新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住建局、水电局、交通局、相关乡镇)

(七)旅游+健康。规划实施以?“郧西健康馆”、药食同源展示及体验餐厅、有机健康食品及中药材展示厅、健康养老产业展示厅和健康示范酒店建设为依托的“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推进天河景区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建设。依托上津天蓬山峡谷温泉资源,建设融温泉养生、康复疗养、户外拓展、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健康旅游景区。支持五龙河、龙潭河、天河景区发展中医养生及道地中药材观光采摘园等健康旅游项目,建设空中“120”急救直升机停机坪。(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林业局、水电局、农业局、民政局、相关乡镇)。

(八)旅游+交通。构建“快进”交通网络,积极推进通用机场、“武西高铁”和十巫高速郧西段建设,争取郧(湖北郧西)商(陕西商南)、上(郧西上津)镇(陕西镇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两郧”一级路和兰滩口、天河口、老观庙等3座跨汉江大桥建设。按照“慢游”交通格局和“绿道”标准,开发森林小火车项目。大力实施循环路网优化工程,积极推进六郎金钱湖环库路、羊尾至景阳沿江路升等改造,加快实施郧羊路、郧三路、土兰路、观大路马安至六郎段、观大路六郎至大坝口段、两夹路、黄椴路、涧马路、虎新路等交通建设项目。树立“路景产”三位一体理念,分区域推进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公路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导引系统建设,加大景区、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停车场、生态厕所和换乘中心建设力度,打造具有通达、体验、运动、养生、休闲、购物等复合功能的旅游精品线路。(牵头单位:县交通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林业局、水电局、相关乡镇)

(九)旅游+扶贫。认真落实《郧西县产业扶贫奖扶办法》(西精扶发〔2017〕7号)文件精神,加大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指导农户利用耕地、林地、房屋等资源参与发展旅游服务业,开发剩余劳动力资源发展酒坊、油坊、绣坊等扶贫产业家庭作坊,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脱贫。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按照“村景一体化、全域景区化”要求,切实改善重点村道路、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卫生服务、应急救援等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宜居的异地搬迁安置小区。每年在重点贫困村举办乡村旅游扶贫活动10场(次)以上,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实现综合收入300万以上。(牵头单位:县扶贫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农办、农业局、环保局、旅游委、相关乡镇)

(十)旅游+教育。依托马安中学教育品牌,建设研学游基地和“教育小镇”。每年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2次以上。依托上津古城、五龙河、龙潭河、天河等景区,与高校联合建设绘画写生、科考探究和实习基地。规划建设亲子教育体验馆或少年军校,开发特种兵训练(睡通铺、吃粗粮、唱军歌、夜间补习、紧急集合、站岗放哨等)、野外生存体验、专注力培训、耐力拉练等项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旅游职业教育,每年培训各类旅游实用人才200名以上。(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人才办、发改局、人社局、相关乡镇)

(十一)旅游+养老。依托我县生态优势、宜居特色和人力资源,用足用活养老优惠政策,规划建设规模化“银发度假中心”,配套建设健身房、游泳馆、棋牌室、养生理疗、餐饮商超、老年金融、老年婚介、心理咨询、食疗康复、老年大学等项目,满足老年人旅游、度假、养老的需求。鼓励景区景点开发“夕阳红”线路,发展“银发经济”。(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住建局、国土局、林业局)

(十二)旅游+商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进电商呼叫中心项目,配套建设电商大厦、电商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以天河金街和商业步行街为基础,植入七夕文化元素和娱乐项目,创建商业购物旅游景区1家、湖北旅游名街1条,发展旅游购物形象店3个。完成涧池“淘宝小镇”建设,带动全县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完善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每个乡镇(场、区)建设旅游购物集中点1个,县城建设“旅游商品城(街)”1—2个。运用文化IP理念,赋予工业、农业产品旅游商品内涵,研发“郧西记忆”旅游商品系列,每年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100种以上。每年发展商务便捷酒店3家以上,推广郧西特色菜品、菜肴30种以上。(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旅游委、发改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局、供销社、邮政局)

(十三)旅游+双创。推进旅游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合发展,依托涧池淘宝小镇、观音天河口、安家乡安家河、上津古城等区域建设“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郧西织女绣、郧西特色食品等旅游产品开发生产创业。鼓励城区、景区居民家庭因地制宜开办家庭客栈、农家乐、旅游购物商店等经济体,提供旅游产品服务,深度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引导各类人才参与旅游项目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参与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接待服务、娱乐项目经营等活动。(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旅游委、金融办、商务局、工商局、税务局、民政局、教育局、相关乡镇)

(十四)旅游+城镇化。按照旅游小镇模式,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融入旅游元素,增添娱乐要素,完善旅游设施,营造文化氛围。实施郧西城市品牌工程,固化郧西旅游品牌Logo和宣传广告语,完善城区旅游咨询中心、服务网点建设,构建完备的旅游咨询服务和引导体系。按照“设计标志化、建设景观化、交通多元化、功能完备化”目标,完善旅游管理、集散、咨询、接待、购物、娱乐等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高铁小镇。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县历史文化街区,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传统手工艺人进驻经营,打造郧西民俗文化人气集聚地。集中全县风味小吃、特色餐饮经营户,打造“舌尖上的美食文化街”。(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文体新广局、城管局、六创办、交通局、民政局、旅游委)

(十五)旅游+互联网。依托“智慧郧西”系统,建立健全涵盖门票预定、旅游投诉、紧急救援、咨询查询、信息推送、宣传推介等功能的“智慧旅游”系统。建立旅游监控监测、信息交流平台,发布不文明旅游行为记录、旅游预警、旅游宣传等信息,营造安全出行、文明旅游环境。推进城区旅游咨询服务网络站点建设,构建服务便捷、质量上乘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五龙河、龙潭河、天河、上津古镇等景区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实现4A级景区智慧旅游全覆盖。启动星级饭店、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智慧旅游信息终端建设,不断健全智慧旅游信息网络。?(牵头单位:县旅游委;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政务服务中心、新闻中心、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人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场、区)、县直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进“旅游+”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切实抓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快构建“1+3+N”?旅游管理体制(即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众多部门和行业参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和各地协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统筹推进“旅游+”工程的落实。

(三)优化旅游环境。认真贯彻执行《旅游法》、《湖北旅游条例》。加强旅游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助技能培训和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构建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意识,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强化旅游宣传。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和方式,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营销战略,积极邀请境外知名旅行社和文化艺术社团到郧西考察采风,借力宣传郧西;参加境外举办的各种宣传推介活动,合力推广郧西旅游市场,支持旅游企业在县外设立营销机构。实行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旅游形象推广,构建动态化、立体化的旅游宣传体系。

(五)严格目标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旅游统计和评价考核制度,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乡镇(场、区)和县直部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目标考核。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2019年1月2日

责任编辑: 谢楠